好博体育新闻

News Center

好博体育【年度报告】第二十二篇:交通行业与能源体系协同融合发展是新能源最具潜力的应用场景之一

更新时间:2025-08-13点击次数:

  

好博体育【年度报告】第二十二篇:交通行业与能源体系协同融合发展是新能源最具潜力的应用场景之一

  随着“双碳”战略的深入实施,探索将交通行业“建、管、养、运”与能源体系“供、输、储、用”协同融合发展,是推动交通强国建设、深化“双碳”目标、加快形成交通产业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战略举措。

  能源是保障交通运输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动力源,交通是支撑能源资源输送与调运的重要生命线。交能融合是指利用交通基础设施自然禀赋,好博体育官方引入风、光、储、充等新能源,形成服务于交通系统运转的清洁能源供给体系,进而提升交通能源自主保障水平、优化交通能源结构。它是建设交通强国和落实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有效结合点,是新能源最具潜力的应用场景之一。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交通运输领域凭借多样化场景优势,与新能源产业协同融合发展,形成“交能融合”热点,国家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鼓励政策。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能源革命纵深发展要求及建设交通强国等战略,为交能融合提供遵循。如2019年9月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优化交通能源结构,推进新能源、清洁能源应用;2024年8月《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建设绿色交通基础设施等。

  各部委也发布系列政策,交通运输部印发了《绿色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交通运输部关于推动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等系列文件,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组织开展可再生能源发展试点示范的通知》《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等系列文件,鼓励建设绿色低碳交通基础设施,因地制宜推进公路沿线、服务区等适宜区域合理布局光伏发电设施。

  地方政府积极响应。2021年8月,江苏省发布意见加大交通领域光伏发电应用;2022年3月,深圳市规划鼓励交通设施布局光伏发电;2023年6月,上海市印发全国首个“光伏+交通”政策——《上海交通领域光伏推广应用实施方案》;2024年2月,湖南省鼓励高速公路沿线月,四川省规划打造光伏高速公路;2024年8月,陕西省提出优化分布式光伏备案流程;2024年8月,重庆市推进“光伏走廊”建设。

  分布式光伏组件效率提升、成本下降及智能化运维体系的成熟,为光伏发电嵌入公路、铁路等交通场景提供了技术支撑,有利于形成“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清洁能源供给网络,有效支撑交通场景的能源自洽与低碳转型。同时,光伏与储能、智能电网、数字化监测等技术的协同,可实现对交通设施用能的调节与动态优化,既保障用能安全,又推动交通网与能源网在规划、建设、运维等环节的深度耦合,为构建“零碳交通走廊”、提升交通系统韧性提供核心支撑。

  现阶段,在我国终端能源消费结构中,交通用能占比约17%。在碳排放结构中,交通占比约10.4%,而在交通用能结构中,电力占比不到5%,绿色电力占比则不到2%。仅以当前全国约18万公里的在运收费公路为例进行估算,可开发的光伏潜力就达到1亿千瓦左右。据估计,我国交通运输用地占国土面积的1%,若将这些用地面积的20%布设光伏,预计装机规模约为9.5亿千瓦,年发电量约占2024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的10%。可见,交通行业与可再生能源具有广阔的融合发展空间,发展意义重大,既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可再生能源,又有利于推动交通能源低碳转型。

  1、“光伏+交通”。聚焦高速公路、铁路、港口等大交通场景,利用边坡、服务区、停车场、互通立交等闲置土地及空间资源,规模化布局分布式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设施,构建“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能源供给体系,同步推进储能系统建设,提升能源消纳能力。

  2、公共充换电设施。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比重持续上升,社会公众对充换电需求越来越高。各地在公路服务区、停车区等部署建设液冷超充电站、电动汽车换电站,满足了新能源汽车的电力需求。

  3、新能源重卡。换电类重卡采用车电分离的方式提高了补电效率,解决了充电难、充电时间长等问题。相比燃油、燃气重卡,换电、纯电重卡更加环保,实现了零碳排放。氢燃料电池重卡受制于技术,潜力尚未完全发掘。

  4、加氢站设施。氢能具有燃烧热值高、无污染、资源丰富等特点。最常用的储氢技术为高压气态储氢。加氢站建设刚起步,受限于氢能的制输储用技术瓶颈,尚未大面积推广应用。

  5、其他新能源+交通。生物质能和风能。生物质能不仅解决秸秆消纳问题,还可利用生物质发电、供热,起到电力调峰的作用;在风能资源较好的区域,利用公路沿线风能开展风力发电;在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公路地段,可采用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相结合,有效提高供电系统的稳定性。

  1、“光伏+高速公路建设”打捆招商。随着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取消后,地方政府逐渐成为光伏市场的政策推动者。好博体育官方各地均不同程度的开展“光伏+高速公路建设”打捆招商的政策,鼓励新建高速公路项目多元化经营,将光伏开发与高速公路建设打捆招商、一体实施,探索采用建设—拥有—运营—移交(BOOT)、设计—建设—融资—运营—移交(DBFOT)等方式实施。

  2、高速公路运营主体自行投建或招商。对于存量的高速公路项目,目前常见的模式为高速公路的运营主体自行投资、建设、运维光伏项目,或者高速公路的运营主体提供路网闲置资源作为光伏项目建设场所,好博体育官方通过对外招商,与第三方签订合同能源管理协议(EMC)模式,由第三方负责设计、投资、建设、运维。

  3、技术集成与数据服务。开发交能融合数字化管控平台,集成能源监测、负荷预测、动态调度等功能,为交通设施提供智慧能源管理解决方案。如雄安高铁站光伏项目通过“国际绿证”和“降碳产品”交易,量化绿色价值并拓展收益渠道。

  4、绿电交易与碳资产开发。依托交通场景绿电生产,开发碳减排量(CCER)、绿证等环境权益产品,对接碳交易市场,拓展增量收益。如国网雄安综合能源公司通过雄安高铁站光伏项目实现碳减排量交易,提升项目经济性。

  明确涉路施工许可条件。研究制定公路光伏项目涉路施工许可审批指南,明确公路光伏项目安全、环境影响论证报告的主要内容、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等。由省级交通主管部门委托高速公路管理单位组织审批,提高涉路施工许可审批效率。

  加快完善标准规范体系。加快研究制定公路光伏相关标准规范,同时考虑各省份的差异,鼓励各省因地制宜制定地方公路光伏建设标准规范,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对各省绿色交通发展的考核内容,推动各省加快推进公路光伏建设。

  适时修订相关法律法规。适时修订《公路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有关规定,将光伏设施作为公路边坡防护、电力供应设施的组成部分纳入公路附属设施范畴,在新改扩建公路逐步推广“公路光伏一体化”模式,加快公路光伏推广应用。

  推动同一省域内项目统一核准(备案)。2022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发改能源〔2022〕206号)提出,“对利用铁路沿线、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建设新能源设施的,鼓励对同一省级区域内的项目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核准(备案)”。建议严格落实文件要求,项目建设主体可通过路域内任一县(区)发改或能源部门,向省级能源主管部门提出核准(备案)申请。省级能源主管部门核准(备案)后,抄送项目相关县(区)发展改革或能源部门,实现同一公路光伏项目整体核准(备案)。同时建议省级能源主管部门和省级电网公司建立联动机制,简化县(区)电网接入手续,推动项目尽快落地实施。

  加快完善标准规范体系。建议结合各地试点示范项目经验,加快制修订公路光伏领域规划设计、工程建设、安全环保、运营维护、碳排放统计核算等相关标准规范,统一公路光伏项目的接入形式、上网电压、配套储能比例等技术要求,进一步完善公路光伏相关标准规范体系。

  进一步明确项目开发流程。建议联合发改、能源、公安、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共同建立会商机制,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对于公路光伏项目的管理职责。在现行集中式光伏电站和分布式光伏项目管理流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公路光伏项目核准(备案)、设计施工、并网验收流程。

  优化项目核准(备案)材料。对于新建公路光伏项目,建议将核准(备案)材料中的土地使用证明调整为公路建设用地预审意见。对于在建和已竣工的公路光伏项目,核准(备案)材料调整为公路建设用地审查意见或土地使用证明。

  加大中央财政支持力度。对公路光伏项目给予绿色发展价格支持,适当减免“过网费”,在市场培育期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调动各类市场主体投资积极性。落实《关于开展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的通知》有关要求,支持公路光伏发电项目单位与配电网内就近电力用户进行电力交易。

  我国交通与能源融合已进入加速发展阶段,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市场驱动正推动行业快速前行。尽管仍面临技术、政策、市场等方面的挑战,但通过深化产业合作、强化政策支撑、加快核心技术突破,交能融合的发展潜力将进一步释放,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坚实支撑,助力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绿色低碳转型。

  欲进一步了解2024年我国交能融合发展相关内容,请联系协会获取《2024-2025年中国光伏产业年度报告》纸质版。